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美联储加息脚步临近之际,全球央行突然刮起了一阵“缩水”之风。彭博分析师甚至用“欢迎进入量化紧缩时代”来形容这一势头。
彭博分析师指出,当美国决策者考虑是否在9月加息之际,各国央行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一个近期来源正在枯竭,而这一来源的消失部分解释了8月份交易的波动性。
流动性下降的背后是各国央行管理的外汇储备。据国际组织数据 ,在90年代末发生金融危机后作为抵御资本外流和货币贬的缓冲工具而增长起来的外汇储备,在今年第一季度已从去年年中11.98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至11.43万亿。

分析师认为,导致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近期贬值、美联储可能即将加息、的崩溃,以及瑞士和日本停止干预汇市的决定等。”
他说道:“每一个因素意味着各国央行要么削减它们的储备来抵消资本流出或者控制汇率 ,要么流入其各自经济体可供储备的资金减少,要么不再需要坐拥那么多外汇储备。各国政府往往将外汇储备转换为本国货币或者债券等流动资产,所以不论是哪种原因,外汇储备的缩减意味着,流入金融系统的资金大大减少。”
对于这一股“外汇储备缩水”之风,德意志策略师George Saravelos形象地称之为“欢迎进入量化紧缩时代”。
Saravelos预计,2015年将标志着外汇储备积累在经过20年的增长后见顶。其中中国处于先锋地位,中国新的外汇政策意味着其不得不削减外汇储备来避免人民币出现自由落体式下跌。中国已将其持有的外汇储储备从2014年的3.99万亿美元减少至3.65万亿美元。
他表示,“对市场来说,外汇储备积累的减少应该意味着债券收益率上升以及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升值。这对其他国家央行也有影响,如果市场借贷成本因此而上升、束缚其收紧货币政策的能力的话。”
“这种势头可能对发达国家央行在未来几年退出非常规政策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又一来源,”Saravelos在报告中称。“正常化进程”可能依然缓慢并充满艰辛。
(责任编辑:DF155)
【和瑞财经网-www.horise.com.cn】 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