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内财经 > 农村金融一周年,小牛普惠探索风控破局之道

农村金融一周年,小牛普惠探索风控破局之道

2016-11-14 16:39 中华网字体:|收藏|打印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曾经无人涉足的农村金融市场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2015年9月,京东金融发布农村金融战略,表示将充分发挥京东在渠道下沉、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巨大优势,紧扣以“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核心的农村经济闭环,设计和打造具有京东特色的农村金融模式。

  两个月之后,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宣布面向农村农户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产品旺农贷正式上线,旨在为三农用户提供纯信用(无抵押或担保)贷款,专项用于购买农资农具的信用借款,消费信贷产品等。

  蚂蚁、京东是 “电商系”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以小牛金服为代表的普惠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几乎在同时杀入农村金融这块市场,成为一股活跃的农村金融补给力量。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继入局浮现出万亿农村金融市场逐渐清晰的机遇窗口。据《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和《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中国社会科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最新的数据调查显示,“三农”金融的缺口已达3.05万亿元。

  时间过去一年。这番万亿蓝海的“初体验”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怎样的破局?

  艰难的领跑者

  近期,京东农村金融亮出一周年成绩单:在“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路径下,凭借物流网络的优势,已经在全国1500个县、30万个行政村开展业务。

  无独有偶,蚂蚁金服近期也向外部透露数据。截至今年10月中旬,阿里巴巴村淘已经覆盖了全国28省近400个县的近1.8万村点,发展起近2万农村淘宝合伙人和淘帮手。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蚂蚁的成绩单都只停留于对覆盖网点的披露上,而对这个领域最为关键的放贷金额讳莫如深。

  小牛金服旗下小牛普惠三农贷总经理张尧用“艰难”两个字形容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就是这个行业的拓荒者。农村金融起点低,缺口大,亟待开垦,但与此同时,它的难度、复杂性可见一斑。它与城市金融完全不同,每个农村的文化、民风、地理都存在千差万别,我们要一个一个去突破。”

  小牛普惠是小牛金服旗下最大的“资产端”。目前员工总数已经超过15000人,其中80%以上致力在目前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线下寻找优质借款人,并对借款人进行现实环境里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帮助“资金端”小牛在线的线上出借人控制和降低出借风险。

  小牛普惠早在去年10月就开始布局农村金融市场,推出以“惠农贷”为主打的面向 “三农”的多款产品。截至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份,成立56家营业网点,覆盖近400个县。张尧表示,在农村金融领域,虽然小牛已经跑在了大部分同行的前面,但是,市场开发还是很小。而即使在小牛普惠内部,目前来自“三农”的业务份额占比不到20%。

  “农村信贷之所发展缓慢,有多方面的原因。” 张尧分析,首先是缺乏信用体系基础。“过去的农村金融基础太薄弱,正规的金融机构覆盖面太小,渗透率非常低,导致信息缺失,信用体系建设难度较大。”其次是大量资产无法获得有效识别和合理定价。“我们在深入农村市场之后,发现农村主要抵押物土地产权尚未解决,抵押物常常陷入‘办证死循环’僵局。 信用基础设施差,导致大量优质资产很难被有效识别和定价。”此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信用意识淡薄,导致坏账率高。张尧表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农民缺少启动资金,他们可能3万-5万元即可实现产业脱贫。但另一方面,许多农民信用意识淡薄,拿到贷款后并未用于生产经营,而是用于非生产性消费,甚至赌博。更有农民将贷款看做补贴,恶意拖欠现象较严重。

  小牛普惠的风控策略:不依赖第三方的独立风控体系

  风险防控无疑是实现农村金融“突围”的关键。农村金融之所以被称为“难啃”的骨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征信的空白,很难凭借过往的数据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的辨别、分级。为了解决信用风险防控问题,目前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平台几乎都选择了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

  网商银行通过村淘合伙人,并与中和农信合作共同把控风险。村淘合伙人在其中承担“推荐人”的角色,帮助农户上网完成借款,但审批过程仍然由网商银行负责,中和农信则是一家非政府组织中的小额信贷扶贫机构;京东京农贷选择和涉农机构合作,基于合作伙伴、电商平台等沉淀的大数据信息,了解农民的信用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宜信的宜农贷是通过与MFI(小额信贷机构)合作,并由MFI来把控风险;而早在2009年就开始走农村路线的翼龙贷则用加盟商的模式给农户提供贷款,强调在农村熟人的作用,以及加盟商的本地属性。

  “可以看出,每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有自己的风控方案,但不约而同地都是依托于第三方。与第三方合作固然是最为直接、简单的方式,但从长期来看,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以及本身的道德风险是个问题。”一位行业人士分析道。

  相比而言,小牛普惠依靠自身线下团队打造的全员风控、全面风控的风险防控体系摆脱了对第三方的依赖,被认为是农村金融风控体系的新尝试。“跟蚂蚁和京东不同,小牛普惠从基因上来说就是一家金融公司,虽然都依赖于线上交易数据,但蚂蚁、京东是电商交易数据,而我们基于FICO评分系统建立起来的模型在征信方面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换言之更有优势。”张尧说。不过,在他看来,小牛普惠的风控最强大的地方还是自身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业务员群体。“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的业务员深入到农村一线专职拓展信贷业务,业务覆盖面之广、信息数据的积累都远远超过‘电商下乡’能覆盖到的。”

  “随着未来业务的发展,未来小牛普惠在承担‘初借人’角色的同时,也会依赖自身数据和外部数据,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风险防御系统。尤其在农村产业链上面,小牛会将风控细分到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比如通过跟种植类、畜牧养殖类领域专业数据机构的合作,将每个节点上的风险控制前置。此外,我们也将不断开发适应农民、农村需要的新型产品、新型还款方式。比如先息后本、半年免息贷款等等,会更多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农产品周期。” 张尧说道。

  张尧认为,未来的农村金融将有很长的一段探索之路,远没有到瓜分蛋糕的时刻。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将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一定是比城市更加繁荣的市场,只是需要时间。

【和瑞财经网-www.horise.com.cn
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48小时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