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2025年以来,一系列旨在激发消费活力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独特金融优势,在这场提振消费的全民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从汽车消费信贷到新能源汽车专属金融服务,从提升大众财富管理能力到加强保险和养老金融服务,银行业机构正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供给、深化银企合作,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动能,激活市场潜力。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陆续推出关于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方案。
专项行动方案出炉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行动方案》显示,围绕提高大众财富管理能力、加强保险和养老金融服务、加快消费金融发展、丰富商户综合金融服务、开展多层次提振消费活动、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16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金融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服务力度。
建设银行发布《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方案》,从多维度推进消费金融综合服务,部署一系列消费金融综合服务举措。该方案包括用好“建行生活”开放性平台功能,推进政府消费补贴发放工作,提供专项支持服务,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
截至2月初,建设银行已累计承发293个城市、近130亿元政府消费补贴资金,拉动消费交易额超800亿元,为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建行还明确将在汽车、家装、家电等消费重点领域深耕细作,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在消费全领域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满足居民日常、大宗消费信贷资金需求;融入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消费热点领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优化支付结算功能,提升消费支付便利性;完善商户端贷款、收单、开户等金融服务功能。
在股份制银行方面,兴业银行(601166)上海分行加大对境外、餐饮、娱乐等各类消费场景的支持力度,提供境外消费福利,携手银联、万事达、VISA推出境外返现活动。浦发银行(600000)则积极响应国补、市补“以旧换新”政策,围绕家电换“智”、家装“焕新”等消费热点,联合主流电商平台开展家电3C分期优惠活动,推出分期与绑卡满减等优惠举措。
此外,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农村消费、国际消费五大重点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消费者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推动春节消费热潮持续升温。截至1月末,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4142.5亿元,较年初增长38.98亿元。
加大提振力度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银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银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其加大提振消费支持力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银行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华东地区一家股份行从业人士表示。
从近几年的实践成果看,数字化转型为银行业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构建更加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例如,招商银行(600036)“闪电贷”等定制化消费信贷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中国银行(601988)“中银E贷”服务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随时随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层面,部分银行借助自建平台与外部合作的策略,渗透至个人日常消费、产业转型升级、政务智慧化等多元化场景之中,从而塑造出一种“隐形”般的银行服务形态。
前述从业人士表示,通过发展数字金融、打造场景化金融服务等方式,银行业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程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
支持扩大内需充满必要性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在支持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其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上,更体现在对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升级以及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方面,银行业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能够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消费需求,从而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快,传统消费领域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同时新型消费领域如互联网信息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正在快速发展。
“银行业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绿色信贷、消费金融等,支持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该人士表示,银行业还可以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农业产业链等薄弱环节,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银行业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还承担着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银行业能够帮助中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例如,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推广消费信贷等方式,银行业可以助力城乡居民实现消费升级,提升生活品质。
【和瑞财经网-www.horise.com.cn】 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今日热点
- 棉里层口罩销售火爆的背后:44.76%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率的破局
- 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 国际投行密集上调多只中国股票目标价
- 超级碗广告盛宴:OpenAI危机,库克找梅西,Temu不烧钱了
- OpenAI官宣新合资公司,未来4年投资3.6万亿,孙正义担任董事长
- 特朗普“点名”!“星际之门”项目将至少投资5000亿美元,相关公司盘后大涨
- 消息称OLED屏今年出货量同比均将大增 但明年会放缓
- 运鸿硅鑫集团(08349)计划一个半月内完成收购非洲冶金矿业集团
- 一年让利超50亿元 华泰柏瑞华夏等“巨无霸”宽基ETF集体降费
- 特朗普胜选以来,特斯拉空头已损失逾50亿美元
- 卖掉飞船,卫星解体、工厂罢工:美国老国企波音还有救吗?
48小时热门排行
名博论市
- Meta拟推出Oakley智能眼镜 并探索智能手表及耳机研发
- 微软发布2025年AI预测:AI Agents将彻底改变工作方式
- 华为最新题材,下个最强热点来了!核心龙头供应商揭秘
- AI应用“玩过界”被质疑:滥用公众人物声音,生成音频仅20秒
- 从“卷模型”到“卷应用” 美图AI原生应用深入内容创作领域
- 沃达丰最新研究:近一半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已开始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 OpenAI据称即将发布具有类似人类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
- 涉500多个基因,首个泛癌种伴随诊断体外诊断试剂盒在美获批
- 一意孤行征税!最高36.3%,欧盟对华电动汽车下狠手
- 英伟达涨超11%!市值暴涨近1.9万亿元,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