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注册
投资学院财道社区理财客名家直播量化精选期货大赛下载APP


暑期档电影 上半场“凉凉” 有电影票房仅数千元
2021-08-18 07:04:15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刘晓颖
[ 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7月份上映的48部电影中,有25部票房收入不足50万元,数量占比超过52%。 ]
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暑期档依旧冷清。
灯塔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7月票房仅为32.28亿元。暑期档一般是7月到8月,这份上半场的成绩单明显逊色于近年数据:2019年暑期档同期的票房为57.56亿元,2018年暑期档同期则为69.64亿元,2017年暑期档同期也有50.50亿元。
纵观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格局,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7月份上映的48部电影中,有25部票房收入不足50万元,数量占比超过52%,而排名前三的《中国医生》《1921》《白蛇2:青蛇劫起》票房分别为12.39亿元、4.17亿元和3.44亿元,收入约占7月总票房的62%。
第一财经记者在对灯塔专业版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在25部票房不足50万元的电影中,有10部为老电影重新上映。除了重映的电影外,其余15部票房未过50万元的电影则以剧情片为主,其次是动画和纪录片。
记者注意到,一些电影的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比如,7月9日上映的《芬芳的红杜鹃》票房4110元;7月10日上映的《橙衣天使》票房3080元;7月16日上映的《大树下的守望》票房2948元;7月23日上映的《八义村的半农时代》票房仅2905元。
不难发现,这些低票房的电影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低知名度”、“低曝光率”。在网页进行简单搜索,基本只能在专业影评网站和第三方售票平台等查到相关电影,宣传资料和背景信息等微乎其微,甚至可以算是“查无此片”。
在人们的印象中,疫情前国内的电影市场火爆,动辄出现亿元甚至过十亿元的大电影。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电影市场两极分化还是极为严重的,每年上映几百部电影,能入“主流”的不到十分之一,许多都是“炮灰”,而所谓的“炮灰”即票房成绩不理想的电影。
在业内看来,低票房电影在行业内其实算是常见现象。虽然目前中国电影(600977,股吧)非常火热,但每年国产片还是约有80%的投资亏本。
以疫情前的2019年为例,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的《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最低TOP100》,在2019年国产院线电影市场票房最低的100部电影中,其市场成绩从182元到8.53万元不等,一百部电影加起来的总票房仅为306万元。
而2019年当年全国的电影总票房超过640亿元,相较之下,垫底的百部电影加起来的票房甚至未到当年总票房的一个零头。
据前述人士分析,低票房电影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宣传片”,例如前述的《芬芳的红杜鹃》和《橙衣天使》,主要是为了进行地方、行业或者人物宣传;第二类是影视行业新手用来积累经验的“练手片”;第三类则是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影片,主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类则是希望通过进入院线提高新媒体版权价格,此后可以卖个好价钱。“电影产业两极分化,每年院线电影七八百部,上亿票房的不足十分之一,很多电影可能就是博个名气,然后变身‘网大’在网络渠道分成赚钱。”
【和瑞财经网-www.horise.com.cn】 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资讯内容,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今日热点
- 微博回应取消明星艺人榜单: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明星超话排名已下线
- 台积电涨价致芯片成本增加,传苹果拟上调iPhone 13系列价格
- 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了!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京沪深“双减”政策影响:机构忙转型 家长暂观望
-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要力争在8月底前把当前疫情控制住
- 长城汽车前七月海外售车7.4万辆增逾1.7倍 WEY品牌销量下滑20%年度目标面临挑战
- 上海发布首个《一次性非医用平面口罩》团体标准:口罩与皮肤直接接触材料不应染色或印花
- 沃尔沃汽车与京东物流达成战略合作 全面提升消费者售后服务体验
- 国产混打模式“加强针”临床试验获批,两款国产疫苗联手
- 消息称台积电下半年将暂停调涨28nm报价